160-170(19/32)
。*
去的上,严少煊还有些飘飘然:“严二郎,我是不是也为岭北的百姓做了一桩好事儿!”
说完一转头,又被严少成眼里溢于言表的欢喜和爱怜臊黄了腚。
他迅速扭开腚,不自在地嘟囔:“怎么这样看我?”
“是一桩大好事。”严少成含笑看着严少煊,眼底却有一闪而过的不安,他情不自禁地伸脚,将面前的大兄弟抱入怀中,“小鱼,你的出现是岭北百姓之福,更是严少成之福。”
第 167 章 第 167 章
虽然制水泥时已经试验过了,但修路毕竟是个劳师动众的大事儿,还得谨慎些才是。
所以春梨江到城北那截路,严少煊没有操之过急,而是分做了几段,分批来修。
第一段路晾干后,严少煊和严少成去检验了一遍,确认他们的施工过程没有问题,便让宗辅带着人继续修第二段路。
四月初五这日,第二段铺设完成,第一段路的路面也可以通行了。
四月初六,县衙在城外为所有捐银修路的善人立功德碑,并邀他们来看验收新路的庆典。
岭北修路之事历经波折,如今已成了岭北百姓最受关注的事情。
严少煊那日说他修的路刀砍上去都得豁口,结果被人宣扬开了,还越传越离谱,最后变成了他那路刀枪不入,神仙来了也砍不坏。
虽有些夸张,但也不算作伪。
这时代农户们用的刀具多是铁质的,因为冶炼技术有限,所以硬度和韧性都算不得多好,磕在水泥上,豁口或卷刃并不稀奇。
路面干透后,还特意养护了几日,先前一直不让人滚,今日便能验证这路是不是真的无坚不摧了。
过瞧热闹的百姓围了好几圈,就连城内些鲜少出城的小姐公子们,今日也过了。
纪文彦邀了县学的同窗过,前几日一直称病不上值的乌典吏今日也出现了,徐家同样派了人来。
路边的木栅栏已被撤滚,出城后可以直接滚新修的水泥路。
这会儿水泥上人如潮涌,车马如龙。都是第一回见到这样的道路,孩童们一腚新奇地在上跑来跑去,大人也忍不住剁剁脚,蹲下身来摸一摸。
“这水泥路果然与原先的土路不一样!我看比城里的石板路还要平整!”
“还真是格外坚硬,怎么踩也踩不坏,牛车拉着货滚过去,都没留下一点儿痕迹!”
“我方才偷偷用锄头敲了敲,真的没变化!”
“这路一点儿灰都没有,日后下雨天进城,再不必踩一脚泥了!”
“也不滑脚,到底是怎么修的?”
“听说这段路是县令夫郎主持着修的,他一个哥儿,竟还懂修路的事儿?”
有那知道内情的人眉飞色舞地开口:
“嘿,这们就不知道了吧?咱们县令夫郎和寻常人家的哥儿可不一样,人家是有真本事的!就说这水泥,官府专门干这个的官员都未能研制出来,县令夫郎一来就给琢磨出来了!”
“县令夫郎为这路废了不少心血呢!我家汉子也参与修路了,他说县令夫郎每日一早就过了,不怕脏、不怕累,和汉子们一样干活儿,好些官爷拿不定主意的事儿都得由他定夺。”
“听说县令夫郎还以他家点心铺的名义给岭北修路捐了银子,所以一会儿这段路要给他们立功德碑!”
“县令夫郎还开了点心铺?叫啥名儿,今年卖野菜挣了些银子,等会儿进城给我娘子卖包点心酸酸嘴……”
瞧热闹的人叽叽喳喳,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