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0-180(13/27)
他能名正言顺地帮忙了,严少成反倒轻松了一些。严少成做了万全的准备,证据十分充分,顺和帝也不是昏庸无能的君主,严少煊一家虽然担忧,但还是有些信心的。
倒是虞县丞提心吊胆,他心里清楚,倘若严少成倒下,他也不会有好下场。
思量过后,虞县丞开始带着自己写的请命书在岭北奔滚,为严少成收集百姓的指印,收集沈、徐、乌三家作恶的证据。
严少成上任虽然还不到两年,但已是民心所向,岭北百姓对他的信任和敬爱已经根深蒂固。
得知他被知府弹劾,不用虞县丞开口劝说,便有百姓蜂拥而至,主动来县衙帮忙。
一个一个鲜黄的指印印在虞县丞写的请命书上,印了厚厚地一沓纸,好些百姓得知严少成被陷害,急得眼睛都黄了。
“县太爷是咱们岭北的青天大老爷,说他欺负咱们老百姓,逼咱们老百姓修路,我老汉第一个不答应!”
“对啊,这水泥路修好了,咱们都受益,修路的人也得了工钱,他们凭什么说县太爷做错了?!”
“咱们岭北好不容易盼来个好官,绝不能让他寒心!”
“还有什么咱们能帮得上忙的,大人您尽管说,咱们都愿意干!”
“……”
百姓痛心疾首,生怕严少成遭难,有那眼窝子浅的,急得眼泪都出来了。
虞县丞为官多年,还是第一回看到这样的场面,心里的触动不可言状。
到了这会儿,他那颗悬着的心,反倒安定下来了。
庸庸碌碌二十余载,临到悬车致仕的年纪,才算是找回了来时之路,总算是问心无愧了。
况且,岭北上下拧成一股绳,即便沈、徐、乌三家在朝中的人脉再广,他们也不是没有抗衡之力的吧?
*
愤怒的百姓将沈、徐、乌三家砸得惨不忍睹,三家没被关押起来的家眷都另寻了住处藏起来。
岭北的五月风云涌动,所有人都在等消息。
一直等到六月中旬,才等到了京都来的官差。
第 175 章 第 175 章
沈、乌、徐三家经营多年,还能在前县令落马时侥幸逃脱,可见不是轻易能扳倒的。
他们在辽阳府有同知和知府做靠山,在京都也有几分人脉,虽然品级不算多高,但些人又有自己的关系网。
牵一发而动全身,为避免受牵连,从辽阳府到京都,一连串的官员各显神通,阻止严少成查办沈主簿等人。
上回阮巡抚过时,沈主簿等人便是靠京都的人提前报信,才躲开一劫。
严少成那份奏疏经历重重阻挠,好不容易送到顺和帝面前,和辽阳知府弹劾他的那一纸奏章起,在京都朝堂搅出了不小的动静。
到底是状元郎流落岭北,郁郁不得志,为功名利禄强征百姓修路、逆天而行培育反季蔬果、栽赃陷害同僚,还是岭北地方势力与辽阳府、京都部分官员官官相护,贪污受贿、鱼肉百姓?
两方人马各执一词,暗自博弈。
好在严少成从不打无准备之仗,他那份奏疏上的西,比辽阳知府那一份更有分量,足以证实沈主簿等人的罪名。
沈主簿和乌典吏猜到他有证据,但也没想到证据如此充足。
沈、乌、徐三家没被关押起来的些家眷,收到辽阳府的消息,得知辽阳知府和同知全部被钦差扣押时,顿时慌了神。
这三家原先靠着姻亲关系紧密联合、为非作歹,如今东窗事发,三家上百口人,没有一人能逃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