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0-120(1/26)
第111章第一年, 春天。
赵怀京窝在一个小出租屋里,开始思索研究方案,他靠在墙上, 总会莫名其妙想起来之前待过的学校宿舍, 其实这里比学校宿舍条件好多了, 起码不会有不知道从哪儿蹿出来的老鼠。可是他就是忍不住的想……他换了个新的手机卡, 谁也联系不上他, 就连杨嘉好也不知道他窝在哪儿,但是赵怀京通讯录里还保留着陈锋的手机号, 他没给陈锋打过, 只是怕忘了。
其实赵怀京不会忘, 首先他记性很好,其次这可是陈锋的手机号。他不愿意承认自己其实还是想陈锋,于是嘴硬着说怕万一忘了。
现在没人管着他,赵怀京每天坐在电脑桌前琢磨方案,琢磨来琢磨去,最后方案改了一版又一版, 赵怀京发觉还是第一版比较好。
其实他什么也没想好,就一门心思的撞进了这个地方,说是心血来潮也好,赵怀京记得之前在西北县城里帮周倩提东西的时候,路过好几家商店, 目光总是有意无意的落在那收银台上,他那时候还想着陈锋用不上这个,陈锋数学比他强,几百几十的包含小数点的数字相加减,赵怀京这边还在敲计算机呢, 那边陈锋已经开始找零了。
他那时候总觉得陈锋整库存的时候累,赵怀京想帮忙,但是前脚记着那东西在什么地方,后脚就忘了,总看见陈锋在货架前站着的样子,赵怀京只能盯着他的背影发呆。
他有时候记账核对账得记到凌晨,那是常有的事儿,想到这儿,赵怀京寻思着,不然干脆搞个数字化系统好了,现在市场行情好像还挺好的。那就研究这个吧,什么地方都能用,哪怕不为了陈锋……
方案定下来了,赵怀京就开始没日没夜的干。那些日子,赵怀京一心扑在了市场调研上,到处收集小型个体经营困境的数据,他跑了不少地方,商超门口蹲过、批发市场也混进去过,能去的都去了。每天心里想的都是什么“市场需求”、“用户痛点”……
赵怀京想起大学时候的创新创业课,那门水的能发洪水的课,他盯着ppt上的“用户痛点”昏昏欲睡,耳边是年轻的女老师讲怎么怎么创业,赵怀京想不到今天,他居然真的正儿八经的分析了起来。
赵怀京用了一整个春天,计划终于成型。
第一年,夏天。
夏天的朝阳公园要多热有多热,赵怀京闲的没事干早上就来公园跑步,跑的时候脑子里还惦记着他心里的那些个策划案,昨天好不容易改完方案,啪的一下,出租屋断电了,赵怀京看着瞬间黑屏的电脑两眼一黑,差点没忍不住一拳砸在电脑上。
他妈的,熬了他好几个通宵啊!
他总来这儿跑步,每次都能碰见一个跑的慢悠悠的老头,嘴里还哼着不知名儿的小曲儿,看着比赵怀京精神气足。那没办法,赵怀京每天睁眼闭眼就是忙,他那个怨气比鬼还重,现在已经算不错了。时间久了,两个人见面还能打一个招呼,点下头示意一下。
有天,那老头突然喊住赵怀京,说,什么小伙子,老听你打电话说什么云计算云计算,我听着怎么这么不对劲儿呢?
赵怀京一愣,没想到他还懂这些,老头告诉他,干什么事儿得找准重点,给他分析技术选型,讲的赵怀京走不动道。
他刚开始没听懂,不过录音键按上了,后来回出租屋里琢磨,发现确实有点问题,忍痛删掉了20页ppt,隔天兴致冲冲的跑公园里,冲那老头说,谢了啊!说完又一溜烟跑走了。
第一年,秋天。
入秋了,北京的街道上到处是散落的银杏叶,赵怀京跑了好几家店,文具店、饭店、超市……能跑的都跑遍了,结果没一家